close

 


 3歲時說「媽咪,我爱妳」


10歲時說「媽~~吼随便啦」


16歲時說「我媽真的很煩」


18歲時說「我想要離開這個家」


 25歲時說「媽,妳當時是對的」


 30歲時說「我想要去我媽家」


 50歲時「我不想要失去我媽」


 70歲時「只要我媽還能在這,我願意為了我媽放棄一切」


         同學信麗PO在臉書一篇翁美珠的文章,是提醒也值得省思,女人大概都要等自己當了媽媽,才能體會這種心情.


        我們這輩為人子女者,或許因為從小家境窮困,看著父母為生活所苦,對父母的教養比較會心疼和感念,等我們自己為人父母時,總想著:給孩子最好的,自己從小無法滿足的願望和需求,也總費盡心思為孩子填滿那份曾經[慾求未滿]的缺憾,是不是因為這樣,使得孩子們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?自顧自的自私個性也就這樣養成..,是不是也因為這樣近幾年網路出現許多對人生規劃的提醒文章,不要把錢全部留給子女,因為如果孩子成器成材,你給他留錢也沒意義,如果孩子不爭器自私為上,給他留再多錢他也嫌不夠也不會感念,更沒意義,不如把錢用在救助需要幫助的家庭和事情上,近日看完[我是余湘]這本書,書中的提點也發人深省,今日再看到同學分享的這短文,心中感觸又再浮出腦際,該怎麼做怎麼想自己心中要有定見和想法.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碧麗 的頭像
    碧麗

    billy8958的部落格

    碧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