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「木蘭懷舊情」記雲林榮家慰問   女青年隊聯誼會   陳碧麗


    成立於民國三十八年的「國防部女青年工作大隊」,七十三年時駐地由大直劍潭寺旁的「女青年之家」,搬遷至座落於信義路的文化營區,八十八年女青工作大隊,在北投復興崗政治作戰學校,舉行慶祝成立「五十週年」的活動。當時既已有幾位學姊們得悉:女青年工作大隊,將在配合國軍精簡政策後,縮編為「女青年工作中隊」,隸屬於心戰總隊第三大隊;往後亦有可能從部隊中「消失」。為了因應這個轉變,也為了維繫所有曾在「女青年工作大隊」服務過的革命情感,學姊們因而號召成立「女青年隊聯誼會」,故而就在八十八年慶祝成立五十週年隊慶當天,我們亦在復興崗大禮堂內,召開第一次成立大會,並推選出女訓班二期的陳雪美學姊,擔任創始會長,成立當天即有六百多人加入會員。


    未料六年前學姊們的考量和評估一語成讖,今年六月二十五日在文化營區十四樓,舉行了一場女青年隊「惜別會」,這個號稱為全國唯一「女子部隊」的單位,因著國軍精實案的執行,確定於七月一日起正式走入國軍歷史,隨著國軍政策推動的腳步就此隱沒…。


女青年隊聯誼會成立的目的與動機,就是因為割捨不下往昔在部隊服務時的革命情感,我們想:單位存在時遇有什麼事,總還有個「頭」可以找,都沒了,人也就會這麼散了;基於這份情感,也因為我們還想繼續為社會做些什麼的理念,使得聯誼會成立六年來,舉辦了四次五個場所的「榮民之家」訪慰活動、六次國內外旅遊、「921」大地震慰問中部受創嚴重之會員、一次中醫健康講座、「易筋經」研習及海軍艦令部參訪等活動。雖然每年會員會費僅收一百元,在沒有預算經費支援的情況下,所有活動費用均自給自足,在歷次訪慰榮家工作中的慰問金,多由會長、榮譽會長及總幹事分擔。與一般聯誼會所不同的是,我們沒有勾心鬥角、明爭暗鬥,大家有的僅是一顆爭相付出與奉獻的心,現在會員人數不含榮譽會員,已超過七百人了。


我們感念以往與我們在工作中,給予我們許多支援與互動良好的革命伙伴,更感謝曾經與我們比肩作戰的戰友,想當年在台海幾次的保衛戰役中,我們同受戰火煎熬,早年山、海防駐守工作中慰問的情景…,那些年輕驃悍的勇士,幾經歲月洗鍊,如今多是滿頭銀髮行動遲緩的老人家了。想到「老兵不死」之歌,「…戰鬥的行列是他快樂的家,一心一意熱愛著祖國,更把那生命獻給了它,道不完南征北伐的往事,訴不盡一生光榮的瘡疤…」,誰無兄弟?誰無父母?今天我們還可以風雲際會共聚一堂,這是多麼值得珍惜和感恩的時刻!


緊接著在惜別會結束後,聯誼會隨即召開理監事會議,並決定依照往例,舉辦每年一次的「榮家慰問」活動。議題敲定後,總幹事張秋香學姊即著手進行,在與雲林榮家連絡後,遂決定了我們今年前往訪慰的單位,行前遭逢「海棠」颱風肆虐,中南部損失慘重災情頻傳…;我們也因而擔憂:不知在雲林榮家就養的長輩們,是否安然無恙?深怕因為風災而影響既定的行程,總幹事復於二十三日再度與榮家聯繫,承辦人員告稱:「榮家雖有災情,但不致影響我們的慰問活動」。這樣的回應,讓聯誼會原訂的訪視慰問行程,因而能在不受風災影響的狀況下順利成行。


    今年的主題為「木蘭懷舊情」,我們感念榮民長輩們為國家社稷,所奉獻的青春歲月及心力,每當想起:「少小離家老大回,鄉音無改鬢毛催…」這樣的詩句,心裡不免感慨萬千;這不就是榮民大哥們活生生的寫照嗎?如今他們年邁體衰的居住在榮家,所得到的照顧僅只是能有一個棲身之所罷了,想來不免令人欷歔!現在趁著我們還能做、還有機會做,分送些許關懷和溫暖給他們,是我們認為應該要把握機會認真去做的事。


    一如往年,七月二十九日我們在忠孝西路集結,七點半將慰問品及文宣資料搬上車,清點人數後隨即出發,一路上我們經由總幹事的報告,瞭解了行程及活動的狀況,在車行間練習團體合唱歌曲,為了讓活動更豐富活潑,大夥在車上吹汽球做造型,也自有一番樂趣。隨行的有元極舞「大直培英隊」的成員,這些被我們恭稱為「木蘭之友」的伙伴,提供元極舞︱「天清地泰」及扇子舞表演;成員中陳吉妹大姊的夫婿,是政戰學校正三期大學長李文仲先生,此行亦「婦唱夫隨」同往共襄盛舉,並高歌經典名曲「夢駝鈴」,學長渾厚圓潤的音韻令人陶醉。車行間因「中山高」有散落物,我們改行「北二高」,因此延誤預計十一點在斗六火車站接載的南部人員,幸好大家默契十足,除了手機不斷連絡也都能耐心等候,相見自是一陣驚呼,能夠一同參與這樣的活動,大家內心更增添了無法言喻的歡愉之情。


    一點二十分我們抵達雲林榮家,部份人員開始佈置場地並熟悉場地設備,一切就緒後,二點鐘節目準時開始,除了在中正堂齊聚同樂外,我們也未忘記對臥床榮民長輩們的關懷,這個任務交由經驗豐富的楊靜江、李鳳金、陳信妹、郭如意、韓中瀠…等多位學姊們負責,帶著包裝及印有「敬愛的大哥 昔日軍中袍澤情 專程祝福健康快樂 女青年隊聯誼會敬贈」字樣的小禮物,親赴床前慰問,乘坐輪椅的大哥們,我們更是不願冷落他們,在活動開始前也分別由李秀貞、王兆馨、王端端等多位學姊妹們,配合著看護人員分批推往禮堂參與活動。


    經過家主任簡單的介紹後,會長張海平在致詞後贈送加菜金三萬元;家住岡山的沈秋霞學姊,早早抵達榮家,此行不但帶來家中製銷的蒜茸辣豆瓣醬慰問,更計畫要多拍些照片,以便製作榮家訪問心情日記,張貼在她的「巾幗憶美網站」,好與廣大網友們分享心得,真是令人期待!節目仍由王明明主持,暖場活動還沒開始,陳大萍學姊即巧遇以往「木蘭籃球隊」巡迴比賽時,籃球場上的昔日戰友,一曲「我們都是一家人」的帶動唱,也顯得更加起勁了;活動中原本安排卡啦OK老歌歡唱,意外碰上電線短路機器無法使用,真所謂:「計畫趕不上變化」,然而這突如其來的狀況哪裡難得了我們?想當年在軍中宣教工作中,小型康樂「兵演兵、兵唱兵」是基本學能,沒有了音樂伴奏,我們照樣能讓節目繼續進行,既是懷舊就來點黃梅調吧!張傳芳與王明明的「樓台會」,這段曲目可謂是梁祝經典,主持人要大家用輕鬆的心情來欣賞,兩人默契滿點一曲將近十分鐘的插曲,字字句句清楚吟唱,少了淒楚的悲情,多了懷舊的氛圍,我們笑稱表現的是現代版的「樓台歡喜會」。在隨機應變的狀況中,楊阿絹學姊清唱一首老歌「西湖春」,跟著合唱的大哥不少;而大萍姊的「美國鴨子舞」亦在此時派上用場,連坐在輪椅上的老大哥們,也配合著節拍舞動雙手,跟著大夥一起律動起來,看著這樣的場面除了歡喜,心裡更有股說不出的感動,對這樣的活動更增加了堅定參與的意念!


    雲林榮家的長輩們與我們互動很好,有隨著歌曲「我是一隻畫眉鳥」的節拍大聲跟唱的;也有主動高歌早年女青年隊教唱的歌曲「美麗的寶島」,大哥原說這首歌曲,可能現在連我們自己也不會唱了,沒想到才一開口,會長張海平及榮譽會長陳雪美、總幹事張秋香、楊阿絹等學姊們,已在台下拍著手且大聲的跟著唱了起來;還有位大哥早早報名助興一曲「熱烘烘的太陽」,這是三○年代,由林黛主演的電影,「金鳳」中的插曲,大哥一連唱了四遍,而這首歌當然也難不倒我們,一時間禮堂裡此起彼落的高聲唱了起來,正在熱頭上承辦人告稱:電源已修復可以繼續卡啦OK歡唱,可是九十分鐘的活動也已接近尾聲…。


這又是一次難以忘懷的經歷和體會,雲林榮家的整個禮堂裡,一時間就好像是一個充滿歡樂、溫馨的大家庭,縱然不忍揮別但是曲終人散,我們一行人還是必須踏上歸途,想著我們能給的實在有限,但這是一個值得關懷和付出的園地,我們女青年隊聯誼會,願意繼續執行和推動這樣的關懷活動,為下一次將要訪慰的「榮民之家」,我們亦將以一顆滿懷感恩的心衷心期待。94/08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碧麗 的頭像
    碧麗

    billy8958的部落格

    碧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